公司的省级精品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5年获评),该课程同时为省级优秀课程(2007年获评)。
积淀深厚:自1983年建校以来,原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相继开设了《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1995年,在全省高校本专科生中率先开始了开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尝试,编写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材,开展了该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及其互相关系的研究。这一作法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充分肯定,1996年和2000年,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青年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验交流会”上,公司作为在全国率先开设该门课程的高校之一,先后作了典型发言。2005年,中央在“98方案”的基础上,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党的十七大以后,2008年该课程正式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优秀,受到广大师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赞扬和认可。早在2000年,该团队主讲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就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选送教学效果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形成由“老、中、青”三代具有良好合作精神、明确发展目标、深厚专业知识、较高科研能力、丰富教学经验和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团队队伍。该团队着力探索公司产品改革、团队建设、对外交流、建立较高的课程与专业平台,目前在国内高校中已具有一定的地位,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中央“05方案”实施以来,该团队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规律,着力推进“三进”工程,成效显著,该课程 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又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团队队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现有12名教师,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占75%;博士4人(其中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1人),占33%。学历层次、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合理。该团队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高尚的道德人格,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一些教师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如朱金瑞教授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两课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等;赵增彦教授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资助对象、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团队助计划”资助对象、“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张国献教授荣获“全省高校德育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乔喜英老师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朱金瑞教授、赵增彦教授、张国献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财经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河南省第六届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一等奖(2009);朱金瑞教授、赵增彦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程实证研究》获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2008)。赵增彦教授为主要完成人的《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当代老员工头脑》,获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2011)。
专业平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无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专业平台方面,在全国高校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该团队能够满足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高级人才培训班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在专业平台方面,目前本专业有两个硕士点,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硕士点相互支撑,优势互补,有力地推进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教学资源开发:一是着力自主开发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集、试题库、教学录像、案例、参考文献等大量的教学资源。该资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的bevitor伟德官网等予以借鉴。朱金瑞教授主持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赵增彦教授主持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获“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张国献教授主持的《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多媒体教学课件获“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1)。二是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成效突出,影响较大。改革与做法被《人民日报》(2004.3.29,2008.3.19)以《抓住关键 选准手段 注重实效 搞好评估——积极开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新途径》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老员工》为题给予了大篇幅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陈俊宏、原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原省委高校工委书记刘春良等到学校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着力公司产品研究。该团队依据财经政法类高校的学科依托和专业特点,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其中《河南省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调研报告》,获教育部优秀调研课题奖(2002);《财经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获2009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乔法容、朱金瑞教授主编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受到学界的关注。
课程体系改革:一是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要,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突出老员工的理信信念的培养和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在全校硕士生中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程,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硕士生中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研究》、《政治学概论》等专题课程,突出跟踪学术前沿;在省委组织部管理干部培训班和全校本科生中开设前沿性专题讲座,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科学发展观》、《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道德与公民道德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突出前沿性、时效性,着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积极指导员工开展研究型学习。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员工的主体精神,让员工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平等交流和讨论的和谐氛围,激发员工的思维活力,鼓励员工发表独立见解并尊重不同见解,对员工的正确见解及时加以肯定。积极开展专题教学、探究性教学,积极开展讨论、辩论、演讲等。三是突出教育立体性,积极拓宽主渠道,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渗透,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重视突出教育的立体性,在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使对老员工的关怀从生活关心、学习帮助延伸到理论指引,巩固和强化主渠道的学习效果。
科研状况:该团队的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20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论文200多篇,尤其是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道德与文明》等国家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以德治国的历史方略》等获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成果奖。《推进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在《光明日报》2011.12.12发表;《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分析》(《道德与文明》2011.4)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1.12全文转载;《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要件分析》(《伦理学研究》2010.5)被国家级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3转摘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实践经验研究》(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理论上厘清公民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道德建设历程的梳理,总结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和经验启示。《河南道德精神提升的路径研究》(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项目)对河南道德精神历史与现实的梳理,总结其特点,着力于提升河南道德精神的路径研究。专著《政治权力制衡与廉政建设研究》从政治权力制衡视角对康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专著《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力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汇聚各阶层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经验借鉴。
服务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体系,科学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概论》课程提升了团队成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概论》主讲教师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农村,为当地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到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作学术报告。如2009年12月10日,朱金瑞教授应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邀请,做客信阳师范学院“贤林讲坛”,作了题为“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及特点”的学术报告,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2012年5月18日,朱金瑞教授应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邀请在“贤林讲坛”再次作了题为“企业主体的道德性”的学术报告,近3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二是接受多种媒体采访、作专题辅导和理论点评,在河南主流报刊发表重要文章。如2010年6月朱金瑞教授就《转变领导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问题接受河南卫视采访;2011年7月为河南电视台做的专题节目《伟大的理论创新——学习十七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风就是形象》、《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产生了广泛影响,充分发挥了该学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引领和思想保证作用。赵增彦教授2007年10月就“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河南”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何志伟教授等也多次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朱金瑞教授在《河南日报》发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4-07-23)、《“三平”精神,河南道德精神的拓展与升华》(2010-03-10)、《高尚道德,人格的价值与魅力》(2011-07-06)、《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2014-04-02),在《党的生活》发表《以政府职能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3)、《雷锋道德精神的当代价值》(2012,3);赵增彦教授在《河南日报》发表《荣与耻,我们共同面对——培养一种社会自觉》(2006-03-22)、《不能让生命线变成致命线》(2013-07-12)、《务实为政 造福于民——以焦裕禄为镜之四》(2013-08-04)。
三是在各种高层次座谈会、研讨会积极建言献策、资政育人。如2010年1月,朱金瑞教授作为社科界代表参加原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关于郑州市发展建言的座谈会,其《提升郑州市公民道德素质》的建议稿大部分被采用;2011年10月,省“当代红旗渠精神理论研讨会”朱金瑞教授的发言被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大河网、《河南日报》理论版等多家媒体转载或刊发;“河南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录精神研讨会”以及“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赵增彦教授的论文均入选全省百篇优秀论文,受到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表彰。
总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积淀,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3-5年的建设,该团队在教学、教学研究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将会走在全国的前列。